鐘寶申:關注新能源電力消納和高比例應用,建議大力推進鄉村BIPV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表示,配電網接入改造是分布式新能源消納的迫切問題。他認為,目前迫切需要制定全國各省配電網接入改造的總體規劃、實施進度、任務分工和費用承擔機制,為“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分布式新能源發展破除瓶頸。
他提出,應該開展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改造專項工程,相關部門盡快組織開展新一輪的農村配電網改造,以適應分布式新能源發展需求,明確任務進度和費用承擔機制以保障實施,保障新能源全面可靠接入。
同時,對于新能源發展模式和機制上,他建議將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范圍由增量擴至存量。開展存量用電負荷綠電替代。試點存量火電+高比例新能源+用戶的平衡組模式,從源頭解決火電調節新能源補償機制,從局部到整體實現高比例新能源。
同時,他建議出臺農村光伏發電項目組件和逆變器等關鍵物料選用標準。對于農村光伏建設缺少統一的質量標準和規劃建設標準,他建議制定農村光伏建筑規劃標準,以及大力推進BIPV建設,加強農村光伏市場質量監察。
劉漢元:構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為主,電動汽車等其他多種儲能形式為輔的綜合性儲能系統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指出,制約我國抽水蓄能發展的最核心問題是電價制度不夠完善,缺乏合理的回報機制。與抽水蓄能相比,鋰電池儲能具有系統效率高、響應速度快、選址靈活性大、建設難度低、建設周期短等特點,但安全性要求較高。
劉漢元代表今年有以下建議: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驅動力度,補齊歷史“欠賬”。二是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支持新型儲能參與調峰調頻的投資和建設,引導和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儲能業務,用市場化機制解決儲能面臨的問題。三是建議加快研究制定電動汽車參與電網儲能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
王冬勝:建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分布式光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勝表示,匯豐銀行與世界資源研究所對粵港澳大灣區分布式光伏發展合作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分布式光伏在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但在投融資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
王冬勝認為,通過加強政府統籌規劃、創新商業模式和推出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等措施,可加快推動分布式光伏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王冬勝具體提出了三方面建議:一是政策落地創新。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政府部門完善光電基礎數據建設,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的商業化運作,并進一步提升光伏在新區建設、舊城改造、綠色社區創建中的應用比例。二是商業模式創新。金融機構應與政府部門及各類企業共同建立融資平臺,為光伏項目提供快速融資通道。三是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機構應推出年限、額度、利率更加符合粵港澳大灣區特點的“光伏貸”產品。同時,推動項目收益險盡快落地,并進一步豐富保險產品,鼓勵保險機構向符合高質量要求的投保光伏資產提供保費優惠。
呂亮功:大力推進企業發展光伏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濟師呂亮功在今年兩會建議,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加大技術研發支持,進一步優化完善光伏產業扶持政策,加快調整改造電力體系,大力推進企業發展光伏產業。
然而,國內企業探索研究光伏產業較晚,在近些年布局發展過程中,遇到了技術、政策、發展環境等方面的瓶頸。對此,呂亮功建議:
一是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加大技術研發支持。從國家層面看,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站在戰略性和全局性高度扶持和引導產業發展,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攻關和光伏高端人才培養力度,對企業攻堅核心產業技術進行激勵。特別是像中國石化這樣的大型國企,在EVA等光伏封裝材料生產方面具有優勢,建議鼓勵產業鏈相關企業合作組建以光伏發電為主體的新能源研究院,對光伏發電產業鏈不同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攻關,進一步全力降低光伏組件生產成本。
二是進一步優化完善光伏產業扶持政策。在光伏電站非技術成本中的經營成本里,各種稅收及附加約占光伏電站度電成本的15%左右,加大光伏發電的稅收優惠力度,可有效降低度電成本。建議延續光伏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優惠政策,并且將其生效時間覆蓋光伏電站運營周期,或參照大型水力發電站增值稅超稅負返還的模式,對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實行增值稅超稅負返還的優惠政策。
三是加快調整改造電力體系,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一方面,通過提速建設特高壓骨干網架、靈活性電源、儲能系統、虛擬電站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等,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電力資源,促進光伏等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加快推動綠色電力交易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廣,鼓勵有綠色電力需求的用戶與光伏發電企業參與省間電力現貨交易,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電力余缺互濟,促進清潔能源大范圍消納。